?安裝
寫字樓衛生間隔斷是一項需要兼顧安全性、耐用性、功能性和美觀性的工程,涉及基層處理、材料適配、施工規范等多個環節。以下是安裝過程中需重點注意的問題:
?

一、安裝前的準備工作(避免后期返工)
現場勘測與尺寸復核
精確測量衛生間的實際尺寸(墻面垂直度、地面平整度、管道位置),與設計圖紙比對,確保隔斷布局(隔間數量、尺寸、通道寬度)符合現場條件。
重點檢查:墻面是否有傾斜(誤差超過 5mm 需先找平)、地面是否有積水(需確認防水已做好,避免后期滲水損壞隔斷)、管道(水管、排污管)是否突出墻面(需預留包裹或避讓空間)。
材料與配件檢查
核對隔斷板材的規格(厚度、尺寸)、材質是否與設計一致(如抗倍特板需確認厚度≥12mm,不銹鋼板需確認是 304 材質),避免用劣質板材替代。
檢查五金件質量:合頁、鎖具、支撐腳等需為不銹鋼材質(防銹),螺絲、膨脹螺栓需帶防腐涂層,避免后期生銹導致松動。
準備輔助材料:中性硅酮密封膠(防水、耐老化)、防撞條、膠條等,確保與板材兼容(如 PVC 板避免使用腐蝕性膠水)。
施工條件確認
衛生間地面需完成找平、防水及閉水試驗(48 小時無滲漏),墻面瓷磚或涂料已施工完畢,避免隔斷安裝后再進行濕作業污染板材。
水電管道已鋪設完成并試壓合格,避免安裝隔斷后因管道漏水需拆除返工。
現場清理:移除建筑垃圾、積水,確保施工區域干凈,避免雜質影響安裝精度。
二、安裝過程中的核心規范(保障結構穩定)
框架固定的穩定性
墻體固定:若為實體墻(瓷磚、混凝土),需用沖擊鉆打孔,植入膨脹螺栓(深度≥50mm)固定框架,避免僅用玻璃膠粘貼(易脫落);若為輕體墻(石膏板、加氣磚),需在固定點加裝預埋件(如木板、金屬片),增強承重。
地面固定:支撐腳需與地面緊密接觸,用膨脹螺栓固定(尤其潮濕區域,防止晃動),底部可墊橡膠墊(防滑、減震)。
框架垂直度:用水平儀校準,確保豎框垂直度誤差≤2mm,橫框水平度誤差≤1mm,避免框架歪斜導致門板開關不暢或板材受力不均。
板材安裝的細節處理
板材拼接:板與板之間需預留 2-3mm 縫隙(應對熱脹冷縮),縫隙處用專用防水膠條填充(防止潮氣侵入),避免直接打膠(膠層老化后易開裂)。
高度控制:隔斷板底部需離地面 10-20mm(便于通風和清掃),若需增強防水,可在底部加裝 100mm 高的防水擋板(與隔斷板同材質),擋板與地面縫隙用密封膠封堵。
邊角保護:板材切割邊緣需打磨光滑,或加裝鋁合金收邊條(防止毛刺劃傷使用者),尤其玻璃隔斷需做倒邊處理(避免碎裂傷人)。
門與五金件的安裝精度
門板安裝:合頁需對稱固定(間距均勻),確保門板與門框縫隙均勻(2-3mm),開關時無卡頓、異響;自閉式門需調整閉門器力度,確保門能自動關閉但不猛烈撞擊。
鎖具與指示:安裝帶 “有人 / 無人” 指示的鎖具,確保鎖舌伸縮順暢,指示清晰(如紅色表示有人,綠色表示無人),避免誤開門的尷尬。
配件加固:所有螺絲需擰緊(可加防松墊片),尤其是經常受力的部位(如拉手、合頁),避免使用過程中松動脫落。
三、特殊場景的針對性處理(提升實用性)
潮濕環境的防水措施
板材選擇:淋浴區附近的隔斷需優先用抗倍特板、不銹鋼板(避免 PVC 板因長期受潮變形),板材接縫處打防水密封膠(膠面需平整,避免積污)。
通風配合:隔斷頂部需預留 100-150mm 通風間隙(或加裝百葉窗),配合衛生間排氣扇,減少潮氣積聚導致的板材發霉。
無障礙隔間的特殊要求
尺寸達標:寬度≥1200mm,深度≥1500mm,確保輪椅進出順暢;門板向外開啟(或側滑門),避免向內開占用內部空間。
輔助設施:安裝離地 600mm 和 850mm 的水平扶手(承重≥150kg),馬桶旁加裝垂直扶手,地面需防滑,避免門檻(或門檻高度≤20mm 并做斜坡)。
公共區域的隱私與安全
高度保障:隔斷高度需≥1800mm(從地面到頂部),若寫字樓有兒童或特殊需求人群,可設計至頂隔斷(2400mm 以上),頂部留 50mm 通風縫即可。
防窺設計:門板與側邊框架縫隙≤5mm,底部留縫≤20mm,避免從外部窺見內部;玻璃隔斷需貼磨砂膜(膜厚度≥0.1mm,且為防爆膜),防止碎裂后脫落。
四、安裝后的驗收與維護(確保長期耐用)
驗收標準
結構穩定性:搖晃隔斷框架和門板,無明顯晃動;用力關閉門板,框架無異響。
功能完整性:鎖具、閉門器工作正常,指示清晰;縫隙均勻,無漏光、漏風(影響隱私)。
防水密封性:向地面潑水測試,觀察板材底部和接縫處是否滲水;密封膠無氣泡、無缺口。
交付前的清潔與保護
清潔板材表面:用中性清潔劑擦拭,去除安裝過程中的污漬(尤其不銹鋼板需避免劃痕),玻璃隔斷需用專用玻璃清潔劑擦亮。
臨時保護:若衛生間暫不使用,可在門板、板材表面貼保護膜,避免其他施工環節造成損壞。